前言: 蓝鲸墙板是我和父亲共同发明的,一种可以真正替代粘土砖,用来盖房子的新型墙体材料。从1999年开始研发,到2012年获得建设部住博会重点推广技术奖,再到2024年入编高校研究生教材,我和父亲为之奋斗了二十五年,倾注了无数心血。 然而很多人因为缺乏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,看不懂蓝鲸墙板背后代表着什么,所以不仅不了解蓝鲸墙板在未来的潜在7价值,甚至还觉得蓝鲸墙板已经落伍了,不如当下“最先进”、“最流行”的现浇房屋。 在这样的质疑下,我不得不深刻思考后向大家解释一个问题,那就是:“蓝鲸墙板究竟有什么价值核心?如果未来蓝鲸墙板真正消失,那么对这个社会而言,会失去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?” 正文: 一、蓝鲸墙板的本质 蓝鲸墙板表面上虽然貌似就是一块空心板,但它本质上却是未来零碳建筑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。在它的背后,是一套新的建筑结构体系,是一种实用的房屋建造技术,是一种高效的房屋工厂生产模式,是一种高度机械化的建造工艺,是一套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循环运营体系。 以蓝鲸墙板为支点,我们可以将建筑墙体建造从“手工砌筑时代”推进到“机械化装配时代”。 以蓝鲸墙板为支点,我们可以使建筑产业从“建筑垃圾用罢即弃”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,转变为可“建筑垃圾反复循环再生利用”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。 以蓝鲸墙板为支点,我们可以改变建筑业“高消耗、重污染”的行业特色,突破零碳建筑技术难关,让建筑变得绿色低碳产能,最终让世界因建筑而更美好。 二、装配式建筑的历程 万科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,意识到传统现浇模式的局限性(如质量波动、工期长),于是 1999年成立“建筑研究中心”, 2003年,上海万科“新里程”项目首次从日本引入PC(预制混凝土)技术。 2016年,中国国家层面密集出台装配式建筑政策,其核心原因是: 1、中国建筑业长期依赖现场浇筑,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,未来人口红利消退后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必将导致行业发展不可持续。 2、中国建筑业作为高能耗、重污染大户,不仅开山、挖河、取土、毁地、烧煤、耗电、燃油……导致碳排放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,而且还排放天量的建筑垃圾,破坏环境、污染水源、占用土地、导致扬尘、材料不可循环、打破自然生态的平衡。 讲述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发展历程,就是想告诉大家,现浇房屋本质上并不先进,背后存在着一些不可回避的客观问题。而蓝鲸墙板技术的研发和存在价值,就是能够解决这些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,是国内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研究的技术成果之一。 三、让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首先是农民工的不可持续问题。当代农民工是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群体,但他们的孩子们普遍都不会接班,这背后是无数悲伤的故事。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,未来的建筑工人工资很昂贵,很多人承担不起,所以很多美国人都住在可以自己组装的木头房子里。 无论是砌砖,或是绑钢筋、扛钢管、打混凝土等等,目前工地上几乎没有年轻人在学。所以现浇房、砖混房,未来的后继无人不可改变。即便是有,工资也需要翻倍再翻倍。 而蓝鲸墙板属于国家认可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之一,墙板工厂自动化生产,安装机械化程度也高,没有太多重体力劳动。虽然也需要露天作业,但是相对而言,已经轻松许多。更重要的是它的施工难度低,不严重依赖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,就可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。能让房子建造的工艺更简单,质量更可靠,而且后继有人,这就是蓝鲸墙板在未来的最大价值所在。 而现浇房屋严重依赖老师傅的经验和手法,一个细节做得不到位,就可能出现施工质量问题。比如墙体不平、蜂窝漏振、模板爆模、钢筋配错、混凝土生干、工期延误、甚至支撑垮塌等等。相关案例比比皆是,就是说选择现浇房屋,最终质量好坏其实是凭运气,就看你有没有找对人。 四、破解建筑节能保温困局的价值 蓝鲸墙板还有一种不可轻易被替代的价值,就是可以打破未来建筑产业的保温困局。 蓝鲸复合保温墙板是我们发明的一种夹心保温墙板。简单形容它就是,外保温和海荣模块,都是泡沫包着混凝土,而它是混凝土包着泡沫。所以这样的蓝鲸墙板,保温能力百年不毁,可以做到A级防火,可以彻底解决建筑外保温的防火隐患、寿命短、易损坏、安装设备不方便等问题,让居住者真正后顾无忧。 目前的业内共识是,中国多数外保温项目在10~15年后即需局部维修,北方某小区EPS保温层因粘结不牢,仅8年后就出现大面积剥离。另外冻融循环(每年20次以上)使EPS/XPS 5~8年出现裂纹。沿海高湿氯离子腐蚀岩棉锚栓,10年左右强度下降50%。劣质耐碱网格布3~5年粉化,失去抗裂作用。外墙打孔安装空调、广告牌等破坏防水层,引发渗水冻胀。还有住老鼠、被鸟啄、被雹击、被碰破等等,都让外保温成为房屋居住者不可避免的后顾之忧。 整体现浇房屋本在几十年前就红过一时,但随着被暴出“冬冷夏热”、“到处开裂”、“隔音效果差”等问题,于是后来逐步销声灭迹。这些年随着高层住宅的外保温技术出现,整体现浇房屋依托外保温技术又活了过来,但与之同时外保温的通病,也成为了整体现浇房屋必然存在的问题。 五、打通建筑产业大循环路径的价值 传统红砖、加气砖等不可再生,因此建筑垃圾不可循环再生。但蓝鲸墙板可以用100%固废再生混凝土生产,只要可以配置成混凝土,就可以用来生产蓝鲸墙板。因此不仅可以成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有效路径,而且可以成为多品种固废的资源化路径。不同于建筑垃圾再生砖的自重大、不吸水、保温差、隔音差等弊病,蓝鲸墙板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短板,因此蓝鲸墙板的大面积推广,必将可以真正做到建筑垃圾的规模资源化,进而对粘土砖实现摧枯拉朽般的替代。 未来的房子都可以原地打碎,加点水泥就再造出来。未来的城市和乡村,所有老旧建筑都不会被丢弃成为建筑垃圾,而是成为新的矿产资源,被反反复复循环利用。不开山取石,不下河挖沙,不挖土烧砖,不挖矿炼铁,不烧煤冶炼…… 六、塑造低碳建筑产业的价值 建筑产业要实现碳中和,就离不开零碳建筑的支撑。而零碳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撑,才能成为现实。蓝鲸墙板的降碳,首先就是空心节材,一方混凝土出两方的墙板,等同于减了一半的混凝土排碳量。预应力配筋,对比现浇剪力墙减少了钢材4/5的用量,等同减了4/5的钢材碳排放。能用原本盖100座房子的材料,盖出来200座房子,这就是最大的低碳环保。 除了节材降碳,蓝鲸墙板纯混凝土材质,不潮不碱,历久弥坚,经过简单维护,就可以轻松突破百年寿命。相比之前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三十年,一百年需要重建三次而言,这种节能、环保、减碳、降污染的意义重大。 蓝鲸墙板生产不燃煤不烧气,不需要任何热工操作,只有水泥生产时的部分能耗,可以采用新型低碳胶凝材料替代,可以利用垃圾焚烧和绿电来满足,因此整体碳排放远低于传统砖混和加气混凝土等。而且装配式结构的蓝鲸墙板,可以拆解回收大部分预制构件二次利用,最大限度做到低碳可持续。 蓝鲸复合夹心保温墙板厚度30厘米,等同1.1米厚粘土砖墙体的保温能力,售价却低于37厘米粘土砖墙的成本。同为夹心保温的PC墙板卖4000元/立方米,而蓝鲸墙板400元/立方米就能卖。成本降低就是最大的科技进步,可打造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,为建筑产业节能降耗做出巨大贡献。 总结: 综上所述,蓝鲸墙板是目前已知的混凝土建筑建造方式中,节能减碳效果最好,生产施工效率最高,产品性价比极高,后顾之忧最少的一种。相比整体现浇房屋,蓝鲸墙板在防火、防沉降、隔音降噪、生产成本、维护成本、改造难度、拆除成本、施工风险、技术难度等方面,都有更好的实际表现。 虽然在坚固抗震上,蓝鲸墙板比现浇剪力墙要略逊一筹,但是在八级设防下盖六层也都绰绰有余。坚固有余,但后顾有忧的整体现浇房屋,即便如铁打一般坚固,但拉长时间维度看,在未来会出现一系列问题,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,已经被整个建筑届所公认。 而蓝鲸墙板完全不同,它所代表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式,将彻底改变传统建筑产业的多种弊端,为人类未来社会带来一系列新的正向变革。 替代粘土砖保护耕地,消纳建筑垃圾改变垃圾围城,节材降耗做到物尽其用,夹心保温消灭防火隐患,低碳环保保护绿水青山,历久弥坚避免反复折腾,拆解回收实现循环利用,冬暖夏凉提升人居水平…… 
扫码关注我们
|